雞蛋花的種植方法
雞蛋花的種植之形態特征
為夾竹桃科常綠灌木。莖稈相當粗壯并且多肉,表面濃綠色,節部明顯,并有很大的葉痕,內含乳汁,分枝力不強。葉片很大,長橢圓形,集中聚生在莖稈的頂端?;▎紊?,花瓣5片,基部聯合呈圓盤狀;花瓣中央為蛋黃色,外圍為蛋白色,好似切開的雞蛋,故名雞蛋花?;ㄆ?~8月,有幽香。
雞蛋花的種植之習性
原產于西印度群島和美洲中部,在原產地可長成高大的樹狀。要求肥沃的腐殖土,忌鹽堿和板結。喜陽光,也比較耐陰。冬季室溫如能達到20℃仍可生長,不低于10℃不會受凍。

雞蛋花的種植之繁殖方法
埋莖繁殖。將一根粗壯的肉質莖從基部切取下來,不要分段,將切口泡入水中,將流出的乳汁泡掉,用草木灰將切口封住,放在背陰處晾上半天,然后直立栽入泥炭或素沙中,入土深6~8厘米;同時裱扎葦稈扶持,以防倒伏。插后蒙蓋塑料薄膜,夜間將薄膜拿掉,基質不干不要澆水,保持20℃以上的土溫,1個多月可望生根。
雞蛋花的種植之栽培和養護
除華南亞熱帶地區可地栽外,其他地區均作盆栽觀賞。春、夏兩季應放在疏蔭下養護,否則葉片容易焦邊;立秋后應多見陽光,全部蔽蔭容易落葉。用盆不要太小,土壤面積小對開花不利;盆內不能積水,應間干間濕。冬季如果室溫偏低就會落葉,這時盆土應保持相對干旱,以防爛根,來年氣溫回升后還可萌生新葉。5~6月間應追施幾次液肥,可促進開花;夏季應加強通風,如果天氣悶熱,通風不良也會落葉。